纳吐素的CAMP来源于动物肠道内的共生菌,其中纳吐素C (Natucin C)、纳吐素D (Natucin D)、纳吐素F (Natucin F) 和纳吐素P (Natucin P)都属于CAMP,分别源自于半野生态下的健康鸡、奶牛、鱼和猪的肠道共生菌。这些共生菌能在与其它种的细菌共培养时分别外泌CAMP来清除其共培养菌,且在其所分泌的CAMP 量高达一定值时就会分泌一种肽酶来降解所分泌的CAMP肽。这也就使得在动物肠道环境内CAMP的生产量不足于维护现代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动物的健康生长。这类肽具相似的理化特性:
1、分子量约为6kD(图5);
2、耐受高温(121℃处理20 min)和动物肠道消化酶,但对环境微生物或其分泌菌所分泌的肽酶敏感;
3、对耐药性细菌仍具抑制作用(图6);
4、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均具有引发细菌细胞破裂和内容物外泄的特性(图7 和8)。
图5. 纳吐素C的SDS-PAGE电泳谱带(MW = 6.5 kD)
图6. 纳吐素C(M1)、硫酸链霉素(S)和盐酸林可霉素(H)对耐药菌Ecoli K12D31的抑菌圈比较。 抗生素抑菌圈模糊不清或多圈状,而纳吐素的清晰透明。
图7. 纳吐素C(左)和P(右)杀灭耐药性Ecoli K12D31的透射电镜图
图8. 纳吐素C(左)和P(右)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透射电镜图
|